2025年2月22日,初春的清晨,寒意尚未完全褪去,但阳光已悄然洒满大地,微风轻拂,带来一丝暖意。益童基金会如期举办了“情暖童心·益起走访”第二十八期南京华圣国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及南京中琅汽车有限公司公益专场活动。本期活动共有10名社工和28名爱心志愿者参与,共同走访了10户困境儿童家庭。在这个春意渐浓的日子里,志愿者们带着满满的关怀与慰问,走进每一户需要帮助的家庭,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为困境儿童送去关爱与希望。
01
访前培训
为了确保走访活动的顺利进行,专业社工为志愿者们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走访前培训。由基金会项目部负责人邱宇爽结合基金会的公益历程,介绍了基金会的使命愿景及关爱儿童之家、疑难个案、助学、筑梦计划、善行课堂等项目,志愿者们对基金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基金会多年来坚守的初心与使命赞叹不已。

随后,由社工纪云蕾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入户走访的注意事项,强调在助人的过程中,不仅要怀有善意,更要掌握科学的方法与技巧。志愿者们认真聆听,对如何与困境儿童家庭沟通、如何观察家庭需求、如何传递关怀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培训结束后,志愿者们分为10个小组,在领队社工的带领下,带上精心准备的爱心物资,分别前往玄武、秦淮、江北、雨花等地的困境儿童家庭进行走访。本次走访物资包括慰问金、大米、食用油、牛奶,全部物资由爱心企业捐赠,承载着社会各界的温暖与祝福。志愿者们满怀期待,希望这些物资不仅能满足困境家庭的生活需求,更能为他们带去一份心灵的慰藉与力量。




02
关爱故事
宋纪贤老师发起的南京华圣国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有一批大爱的志愿者。这次经宋老师倡议,郭容暄老师精心组织策划、感召了二十多名亲子爱心志愿者家庭前来走访,大家自行采购爱心物资,组成华圣国学志愿者小分队,把爱心传递给了受助儿童和家庭。


小承(化名),他和父亲相依为命。他的母亲在他一岁时离家出走,留下他和父亲一起生活。父亲在政府的帮助下,在居住小区的周边范围做着保洁工作,每月两千多元的工资只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开支。尽管生活困难,但父亲的脸上没有一丝退缩,反而透着一股坚韧与信心。
一年前,小承参加了由益童基金会开展的特别教育小课堂公益活动。陈宗国校长携卢娟老师等特别教育专委会的爱心教育工作者们,为小课堂提供了优质持续的志愿服务。就此结识了小承并给予了长期关怀。
小课堂活动虽然结项了,但是爱还在继续发酵,志愿者们对小承依然挂念着。本次月度走访,卢娟老师又带领着自己的学生许小飞先生来走访。为孩子表达自己的爱心,许小飞还在年前捐款1万4千多元,给二十多名困境儿童送上了新春慰问金。
走访现场,志愿者们看到小承更加阳光自信,都为孩子的变化感到开心与欣慰。三代师生用行动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力量,书写了一段感人的爱心传递故事。这份跨越代际的爱心传递,不仅是一种精神的延续,更是一种力量的凝聚,生生不息,代代相传,这就是公益的魅力。



【卢娟老师(左二)许小飞先生(右一)】
03
交流分享&颁发证书
走访活动结束后,各走访小组陆续回到天山路2号院,大家在统一用餐后开始分享今天的走访经历与感悟。每个人的故事都充满温情和深思,让在场的每一位都为之动容。
有的志愿者分享了自己与孩子们的互动:“他特别开朗,他笑得很开心,让我觉得这次走访不仅是给他们带去了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陪伴。”还有志愿者提到:“我觉得,我们不仅是在帮助他们,更是在帮助他们意识到自我价值和未来的希望。我想要让他们知道,自己也能改变命运,走向更好的生活。”有志愿者说:“看到孩子们眼里有光,心里真的很感动,因为我们是在保护祖国的未来。”这些分享传递出浓浓的温暖和力量,也让大家对公益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这些真挚的感言中,我们不只看到了困境中的人们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感受到了志愿者们对公益事业的深刻热爱与责任。每一份帮助,无论大小,都能为他人的生活带去温暖与希望。
在分享会的最后,益童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黄琼花为每一位参与走访的志愿者颁发了证书,表达了对他们的感激之情。每位志愿者的付出与努力都会被记录,成为他们与这些困境家庭之间温馨故事的见证。大家纷纷表示,将继续投入到公益行动中,用爱心与行动传递更多的温暖与希望。










第28期“情暖童心 益起走访”活动虽已画上句号,但这份冬日里的温暖与爱意,将如同火种般在每个人心中持续燃烧,照亮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前行的道路。感谢参与第二十八期月度走访的志愿者们!(排名不分先后)
李金福、乔红梅、崔德慧、陈科、王琴、韩翠芳、潘虹霞、王锦荣、陈雪、陈凤鹤、郭容暄、刘孝通、龚赛男、孙婷婷、 梁雪棋、王伟、蒋丽香、卢娟、许小飞、许润竹、邢国宝、李蔚、周沐阳、田依可、宋执生、赵琍、吴若瑜、耿洁
益童基金会【情暖童心·益起走访】月度走访活动持续开展中,愿更多的志愿者加入我们,每月都能相聚在天山路2号,一起去看看我们牵挂的孩子们!
